北上後,我的思緒幾乎讓周遭的生活鎖事、工作、行程淹沒了,要不是清早與妻小視訊,我幾乎忘了今天就是兒子的生日。
記憶裡,兒子的生日,我第一次缺席,好在牽手和妹妹,一整個家人今天都圍繞在兒子身邊為他慶祝生日、為他祝福。
家庭文化的傳統,今天他是國王,我相信,一整天家人都會好好的配合、取悅他。
除了祝福兒子外,我也開玩笑的提醒他,台灣的民法修改後,3年後他即將成年;他加碼的回我,他跟朋友比賽誰會先拿到汽車駕照?或有可能,明年他將回美國考取汽車駕照。言語間,他對成長有更興奮的期待。
好快喔!兒子自己也有即將成年的看見,這段期間,也許父親偶爾缺席是好的,沒有父親這塊天花板,想想有一天天塌下來,他自己要怎麼扛的局面?同時,生活在沒有父親的陰影下,擁有自己的天空,更可以刺激他暢行無阻的思考、甚至抉擇。
想到這裡,我就會跳脫兒女情長的窠臼:夾雜著生日沒有陪伴在兒子身邊的愧疚。
不是嗎兒子?你是神恩賜給我的產業,不是「我的」,我和媽媽陪伴、教養你的主軸原是:有朝一日,幫助你來到神的面前,獨立自主的敬拜祂。
在15歲生日的今天,爸爸祝福你繼續往「好男人」、「好丈夫」、「好爸爸」這個方向邁步前進,這也是我們在家教育你的終極期待。
兒子,感謝有你,因為有你,我得以有15年的爸爸經驗。